简介:柴文戍,医学博士,教授,三级主任医师,博士研究生导师,现任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一病区主任。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辽宁省最美医务工作者、全国好医生月度人物、辽宁名医、红宝石官方网站hbs备用首届及第二届临床首席专家、红宝石官方网站hbs备用优秀教师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、立德树人好导师、优质课堂教师等荣誉称号。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、中华医学会呼吸医师分会基层呼吸学组委员、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呼吸分会第8、9、10届副主任委员/感染学组组长、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呼吸分会副会长、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全科医学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呼吸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等。
三尺讲台,承载着培养健康卫士们的光荣使命;一袭白衣,担负着医者及师者的双重职责;作为医者,她坚守着“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”的崇高精神,守护着辽西地区百姓的健康;作为师者,她以授学生“谋事之才”、传学生“立世之德”为理念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疗工作者;她就是红宝石官方网站hbs备用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一病区主任,优质课堂教师——柴文戍教授。
因深受时任呼吸科主任唐桂珍老师的影响,柴文戍热爱上了三尺讲台,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。彼时,唐老师讲授的第一堂医学大课让还是医学生的她印象深刻,那节课,让班内的同学们坚定了成为医者的信念,也坚定了她的人生方向,以至于多年后,她以能为学生讲授一堂优质的医学大课为自己的追求和荣耀,让“敬畏生命,救死扶伤”的医学精神在她培育的学生心中生根发芽,让努力钻研医学知识、掌握更多救治能力成为学生们始终坚守的信念。
从教37年,柴文戍所负责的教学内容颇多,《诊断学》、《内科学》、《呼吸系统》专业课的理论课,均是她的执教内容;为了能够带给学生最好的课堂体验,她总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,钻研教学艺术,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。她的课堂生动有趣,内容翔实,让学生沉浸其中,不自觉地被吸引,跟着思考和互动,一堂课下来,学生们就如亲历了一次救治之旅,感到意犹未尽,不自主地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。她也是学生们眼中的闪光人物,危、急、重临床救治经验丰富,非典、甲流、新冠等每次疫情来袭,也都是她带领科室冲锋在前,保护地区人民的健康;榜样的力量,亲身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思政素材,学生们无需依靠文字,无需通过宣传,便直观地领悟到了医者的责任感、使命感以及自豪感,这些都是医学生们独有的宝贵财富。也正是这些辛苦付出,她成为了学生眼中“学术严谨,技术过硬”的好老师,她先后获得了红宝石官方网站hbs备用优秀教师、“十一五教学”先进个人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、红宝石官方网站hbs备用立德树人好导师、第一临床学院优秀教研室主任、教学精英等称号。
柴文戍认为,大学生们都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,很多书本上的知识,在自学的情况下已有所掌握,课堂上如果再重复同样的内容,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,更容易降低学生的注意力,降低学习的兴趣;所以,从呼吸科专业的课程特点出发,她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,除了帮助同学梳理当堂课的重点内容外,学生们容易且已掌握的内容不再程序化式重复讲授,而是按照专业知识需求,重点内容结构,设计个体化教学方案。呼吸科疾病种类多,如目前流行性感染的肺炎支原体、甲型流感病毒,在肺炎的章节中就有无数生动的例子,她课前鼓励学生自学,结合身边环境,对肺炎有初步认知。课堂上,她引导同学积极思考,主动参与,同时利用科内相关患者的病例,周围一些同学感染的例子及治疗方案,让同学们能够在书本基础上对疾病有更为深刻的认知,有图像感、画面感。在新冠疫情期间,呼吸科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,病例数不胜数,在呼吸衰竭章节,她引入一个新冠患者的例子,通过从入院到救治的过程,将呼衰从症状、到诊断,再到治疗讲解得全面又生动,让学生随着患者的病情进展自主分析,积极思考,解决问题,收获了良好的课堂效果;又如肺栓塞章节,柴文戍老师以一个危重病例为导入,按照疑诊、确诊、求因的判定步骤,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,在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,建立学生的信心及成就感,之后通过更深层次的思考题,鼓励同学查阅资料、文献,掌握更多的知识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引导学生们培养良好的疾病诊疗思路。
在课后,她更是与学生建立了微信互动群,有些同学在上过她的课后,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,主动到呼吸科来轮转学习,跟着老师们查房、看患者,进行医生的初体验,更有不少同学早早就立下了志向,要报考呼吸科研究生,成为一名像柴老师一样的人,这才是师者真正的价值体现。
作为一名传授医学技术的教师,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,把握最新的理念及前沿动态,柴文戍教授更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。她除了是一名优秀的教师,出色的医生外,更注重把握本专业的科研动态,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研究。她积极为研究生传授科研技术,培养学生科研能力,她培养的70余名研究生有60余名顺利毕业,其中多名研究生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称号。如今,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各个医疗单位的业务骨干。而她本人在科研方面更是硕果累累,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SCI收录论文6篇,著书及主编教材多部;主持省级科研及教学课题10余项,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横向课题1项,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,获锦州市科技进步奖3项,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6项。2020年以来,在驰援新冠疫情前线期间,她用工作之余仅有的一点时间整理了大量的新冠病例数据,并进行统计分析,这些来自临床的真实数据在她看来就是攻克诊疗难关的重要依据,在她的努力下同时获得了省科技新冠攻关课题1项。
她是学生们眼中优秀的教师,辛勤的园丁;她是与时间赛跑、为生命护航的最美医生;她是潜心钻研医学,为国为民贡献力量的时代践行者;她用“师者匠心”,让技艺传承,桃李遍地;她用“医者仁心”,诠释“救死扶伤”,“大爱无疆”。